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研究
中国政治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作者:王 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0  点击量:12440次
【摘要】1894—1895年,对外传播影响较大的在华英文外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持续关注中日甲午战争,较为详细地报道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战争引发的“冲击波”。聚焦《字林西报》甲午战争报道中的40余篇新闻评论,梳理议题焦点和评论内容,挖掘新闻事实的价值指向与思想蕴含,从清朝权力阶层、中国国民、洋务运动和中日形象对比四个方面,考察《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建构的中国政治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立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的在华外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850年8月,英国商人奚安门创办英文周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1864年7月,增出日刊《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是英国政府在东方的唯一言论机关[1],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对外传播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2]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字林西报》持续报道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战争引发的“冲击波”。经初步搜集和整理,相关报道数目超过800条(1894年8月至1895年2月),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其中较为典型的新闻评论达40余篇,分别刊发在第三版头条、《最新情报》《战争》《外国邮件》和《读者来信》等栏目,涉及外国人的立场、中日战情、军舰、战争进展、国民意见、西方舆论等议题。这些新闻评论从清朝权力阶层、中国国民、洋务运动、中日形象对比等方面报道评价了清朝的政治生活,透露出英国等西方国家对清朝政治生态的观点与态度,塑造并传播了西方视角下的晚清中国政治形象。 《字林西报》何时开始评论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突袭清军乘坐的英国“高升号”军舰,造成军舰沉没,中日矛盾激化。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十天之后,一篇名为《中国的疾病》的新闻评论首次出现在了《字林西报》上: 中国患上慢性疾病已经有一百多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乡村传播的范式、内容与方向   下一篇:结构与关系视野下孔子礼文化传播思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3期 总第555期 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