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时间·空间: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沉浸现象的三重维度透视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量:535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下,当代社会的媒介形态日渐被短视频所主导,并嵌入日常生活的诸多实践范畴。正是在嵌入性的阐释结构中,短视频的内容张力以及具身表达生成了新的沉浸话语。短视频的个性推送、临场体验、社交互动等特质契合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主体沉浸”;短视频的丝滑转场、画像匹配、无所不包等功能引发了“不间断”使用的“时间沉浸”;短视频的虚实衍变、移动终端增殖以及学习场域麻醉诱发了“空间沉浸”。短视频沉浸导致了单向度思维、伦理越轨、虚假幻象等问题的滋生,需进行有效治理与积极引导。
- 【关键词】
- 短视频;沉浸传播;主体沉浸;时间沉浸;空间沉浸
在媒介研究领域,沉浸最早主要体现在对电子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现实的想象中,并生成了一种沉浸传播现象。沉浸传播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化传播方式,在沉浸传播中,传播行为变得普遍、广泛,人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以沉浸为主导的无边界社会中。它所实现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1]在沉浸传播的表征结构中,以人为中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征尤为凸显。[2]其中,以人为中心关涉的是主体价值,无时不在是一种时间话语的投射,无处不在勾连了一种空间感知。由此,在沉浸传播的阐释逻辑中,主体、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三个基本面向。
置身于当今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对日常生活的高度嵌入更加契合沉浸传播的话语结构,并与其产生深度勾连。本文尝试从主体(以用户为中心)、时间(无时不在)和空间(无处不在)三个维度阐述短视频的沉浸现象,为理解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以及媒介沉迷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一、关切用户体验:短视频的主体沉浸
在沉浸传播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称为媒介,人也是媒介的一种形态。[3]也就是说,人不只是作为媒介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了媒介本身,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个性化的内容定制常常消解了客体感,弱化了屏幕内和屏幕外的界分,个人本身也是媒介内容的组成部分,导致用户在浏览短视频时,很容易把自己放
上一篇:熵增风险下“脑腐”现象的情绪调节
下一篇:从虚拟表征到具身共在:智能体嵌入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