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初步框架及研究特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14
点击量:43159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立足已有相关成果,将技术、资本和人本主义同认知理念、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等概念融会贯通,初步搭建整体互动论这一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基本框架:人本驱动的新世界主义认知理念——新世界主义的哲学基石是关系本体论,新世界主义的基本构想是寻求更合目的性的未来世界秩序,新世界主义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技术驱动的中性原则与理性追求——从技术中性到竞争中性与制度中性,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与交往理性,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验性操作;多方驱动的整体互动传播——政府驱动、资本驱动与民间驱动的合力作用,人类整体传播学的愿景与架构,互动传播的研究与展望。
英国媒介社会学家查拉比(Jean K. Chalaby),曾将19世纪以来的国际传播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技术为驱动的国际化传播,第二阶段是以资本为驱动的全球化传播,第三阶段是以人本主义为驱动的跨国主义(世界主义)传播。[1]本研究发现,在传播实践中,技术、资本和人本主义不但在不同阶段产生过不同的作用,而且在各个阶段均发挥过并正继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犹如口语传播不但在人类传播的第一阶段产生并发挥作用,而且迄今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一样。与此同时,认知理念、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进步,已经而且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基于新世界主义的话语体系之构建路径。[2]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立足已有相关成果,将技术、资本和人本主义同认知理念、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等概念融会贯通,初步搭建整体互动论这一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其研究的基本特色。
一、人本驱动的新世界主义认知理念
新世界主义建立在一种全新的开放型,即多元论的哲学基石之上。区别于把世界看作实体性存在的世界主义,新世界主义是一种“关系世界观”或“关系本体论”。[3]新世界主义把世界看作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把世间万物或人类社会中行为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当作世界的本体之一,认为万事万物及各种社会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跟这些实体自身同样甚至更具客观实在性的存在。
上一篇:“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主流
下一篇: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