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效用与隐私保护的平衡:算法推荐 广告隐私侵犯风险及其多元治理进路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量:544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基于数据驱动算法推荐广告对用户数据的过渡使用带来用户隐私侵犯风险,引发用户隐私损失的负外部效应,需要加强监管以解决算法推荐广告引发的个人数据市场失灵。首先,探讨作为基础要素的用户数据在算法推荐广告运行中的价值。其次,分析算法推荐广告带来的用户隐私侵犯风险,并讨论用户隐私出让最小化与企业数据效用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最后,从算法监管者、算法开发者、算法使用者与算法接受者等多元行动主体提出具体治理措施,对于用户隐私保护和算法推荐广告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算法推荐广告;隐私风险;治理进路;隐私经济学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产业的深入应用,算法推荐广告凭借其精准投放和高效转化的特点,逐渐成为数字广告的主流形态。算法推荐广告又称为定向广告或者精准广告,是指借助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技术,通过搜集和分析用户个人数据,对其需求和偏好进行预测,并据此向其精准推送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服务)信息的广告传播行为[1]。算法推荐广告在运作过程中,用户数据获取与使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用户隐私侵犯的风险随之上升。算法推荐广告隐私侵犯风险主要表现在个人信息泄露、生活安宁受扰、名誉受损以及社交关系受影响等方面。面对频频发生的数字平台用户隐私侵犯事件,算法推荐广告引发的隐私保护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大数据与算法技术出发,探讨算法推荐广告运作中整体的伦理失范问题并提出规制措施[2];二是从用户隐私权益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广告形态下用户面临的隐私风险[3];三是从隐私政策分析,考察算法推荐广告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4]已有研究针对算法推荐广告中用户隐私侵犯现象展开,探讨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算法推荐广告中的个人隐私保护。但是,算法推荐广告如何会引发用户的隐私风险,企业用户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两难困境如何解决等深层次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隐私问题是政策和经济辩论中敏感而热门的话题。从经济视角看,企业需要使用消费者的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实现数
上一篇:“机智过人”时代,人机该如何共处
下一篇:熵增风险下“脑腐”现象的情绪调节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