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近代上海舞台艺术史料分类及其传播特点
基于《申报》的考察
作者:王鹏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7  点击量:1262次
【摘要】近代报刊是近代文化事象的重要承载,通过新闻报道、广告宣传、文艺述评等方式,对文化社会拟态环境进行复现,重塑历史语境中的艺术想象。聚焦1872—1949年间《申报》的上海舞台艺术史料,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其具有中西并重、雅俗共赏、通俗多样等特点,折射出文化博弈下的艺术繁荣。作为新闻史料的报刊,在构建“社会景观”与还原“历史想象”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 《申报》;舞台艺术史料;传播特点;近代上海
昆廷·斯金纳提出“历史语境主义”,将研究对象还原到彼时所依存的具体社会语境中,考察文本与社会话语间的关系。[1]这为研究具体领域的演进脉络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不只钻研名师大家之言论,还着重从当时的社会“镜像”出发,集中探讨作品产生的社会情境。舞台艺术是考察近代社会风俗文化转型的重要缩影,典型地域的代表性报刊所形成的新闻史料,通过报道、广告、述评等方式,对文化社会拟态环境进行复现,重塑历史语境中的艺术想象。   一、历史语境中的艺术想象:从《申报》说起   在《申报》前,上海地区以外文版《字林西报》为主要媒体,虽有中文版《上海新报》,但其内容并不适配市民需求。尽管《申报》创办者安纳斯托·美查是外国人,然其提倡“中西共成”,曾有言“所卖之报皆属卖与华人,故依持者惟华人”。故在《申报》设立之初,美查就将受众目标定位为中国本土居民,注重报纸内容的通俗易懂。《申报》立足于读者本身,将读者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对各类突发事件,常广泛征集民众的看法及建议,尝试维护华人的正当利益。故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申报》长期居于上海地区第一大报。 作为时代的产物,舞台艺术是指在舞台上进行演出的艺术类型,涵盖从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到西方传入的声乐剧目演出,其往往伴随着文化传播、艺术审美、大众娱乐等功能,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渠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细菌”概念的中国化传播   下一篇:黄河文化新媒体传播的逻辑与路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3期 总第567期 出版时间 2025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