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网络流行语近20年的情感转场研究
基于2004—2023年网络流行语的文本分析
作者:蒲平 石烨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7  点击量:1556次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互联网的伴生品,不仅是一个时代特征的浓缩,而且也是一个时代网民情感的外在展演,通过梳理中国网络流行语近20年的变迁,透视中国网络社会近20年的转型演变,耙梳中国网民近20年情感转场的路线图。基于中国近20年网络流行语400条样本,借助文本分析法,利用普拉切克的情感轮对样本进行情感分析,归纳了网络流行语发展四大阶段及其特征。
    【关键词】
  • 网络流行语;情感社会学;情感转场
网络流行语是基于网络环境产生的特殊语言形态,产生于网络的非正式情境[1],伴随着各个阶段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网络技术同步发展,是网络社会别样的“通行证”,是一种高度凝练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标签化语言,它不仅能够反映网民情感变化,更能反映网络社会的变迁甚至现实社会的变化。综上,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事件发展的“史记”,当人们存在某种社会心理或诉求,但又碍于缺乏语言表达形式时,网络环境的自由与开放,会让相同群体迅速发展与创作[2],而出圈的网络流行语则集聚了不同阶段网络主体的情感诉求。因此,借助普拉切克的情感轮对近20年中国网络流行语文本进行分析,探析近20年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情感转场及其动因,以期熟悉网络流行语的情感发展规律,为当下网络舆论的情感引导及治理抛砖引玉。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一)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主要聚焦近20年来流行于网络空间社会的文字表达,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传播研究上,研究者多找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以期找寻推动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因素。周俊、王敏(2016),熊江武(2019),刘杰(2019)等研究者分别从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微观路径、传播的主要原因及流行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索。(2)在历时演变研究上,研究者期冀从对网络流行语历时分析中找到社会的转变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时间的媒介化:短视频对时间话语的   下一篇:数智传播时代个人位置信息的风险面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5期 总第569期 出版时间 2025年5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