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媒介化:短视频对时间话语的重塑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7
点击量:137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作为人类实践的重要标识,“时间”的存在价值离不开媒介技术的支持,甚至走向“媒介化”境地。在短视频日渐流行的当代社会,“时间话语”经由媒介的形塑力正在被重构,具体表现为:短视频不仅同步性演绎了受众的“日常生活”,而且重新解构了“历史时间”的脉络层次,还无形中消解了“仪式时间”的神圣感。短视频对时间话语的重塑解构了人们的时间感知体系,导致碎片感、沉迷感和怅然感的发生,从而异化了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念与生活方式。
- 【关键词】
- 短视频;时间;日常时间;仪式时间;历史时间
在人类生存的话语图示中,时间占据着突出地位。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审视“现在”,抑或畅想“未来”,其都是在“时间话语”的意义中获得有效价值。作为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时间话语经历了从“自然时间”到“钟表时间”再到“媒介时间”的重要变迁[1],其间投射着传播介质的不断嬗变。因为时间总是与特定的“媒介物”发生着联系,并在技术的可供性实践中进行精准“计时”,从而将嵌入媒介技术的时间话语转化为一种新的加速器,以此提升当代社会的运转效能。当然,在整个社会的时间话语运行过程中,媒介借由一种“形塑力”[2]正在改变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尤其在移动互联技术日渐普及的当下,短视频媒介不仅打破了固定化时间的信息传授模式,而且建构出一个无序性、零散化的时间新场景,将时间话语进行重组与再造,并借由用户的生命体验来改变对时间的认知,从而引发对社会时间乃至社会生命的再思考。那么,短视频究竟是如何形塑时间话语的呢?其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将就此分析,以期为理解短视频的时间话语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一、同步性演绎:日常时间的短视频呈现
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日常时间的生活性、历史时间的深邃感以及仪式时间的神圣性构成了时间话语的重要内容,其中日常时间是构建历史时间的重要基础,仪式时间是日常时间的特殊体验,历史时间与仪式时间在某个特
上一篇:短视频时代突发事件舆情演化的规律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近20年的情感转场研究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