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作者:陈力丹 金灿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7-20  点击量:3995次
【摘要】数字鸿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设备的技术领域,也存在于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它既存在于多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社会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它是伴随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一种社会不平等现象,与社会各类不平等因素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技术接入前和信息资源接收时的社会不平等因素造就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可能会深化社会结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
  • 数字鸿沟;社会不平等;网络技术
现代信息社会中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社会人群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人们享受当今信息网络带来的各种便捷和优势的同时,不同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的差距、人们对新媒体的观念认识不同,也会造成一类新的不平等。数字鸿沟就是其中的一种社会表现。 传播效果研究中曾有一个“知识沟”假设,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他们在对电视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传播技能、文化水平、社交范围不同的人接收电视节目以后,原有的知识沟差异会被拉大。这个假设后来受到学界的质疑,首先对“知识”的内涵难以界定。其次,实践中电视节目并不会拉大不同人群之间知识方面的差距,因为电视传递的知识层次较低,知识基础较好的人的知识量增长有限,而基础较差的人很快就能赶上原本较多知识的人,从而缩小知识沟。[1]但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新媒体的形态或渠道层出不穷,“信息沟”的产生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与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使用密切相关的“数字鸿沟”的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 数字鸿沟最早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源自于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的系列报告——在网络中落伍之一:一项对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在网络中落伍之二:数字鸿沟的新数据;在网络中落伍之三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0.01
上一篇:社交网络传播方法初探   下一篇:公共与商业: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6期 总第570期 出版时间 2025年6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