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新探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7
点击量:2303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博物馆借助融媒体将文博资源进行数字化传播,实现了文物信息传播的多元演绎。融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通过媒介的跨界赋予“新”的文化表达,数字化搭建起线上文博空间,交互性设计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未来,博物馆文化传播还需在文化价值的凝练与凸显、个性化算法推荐与释放UGC创作者的潜能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保护、传承和传播人类文明遗产的殿堂,它是一个地域、一段历史文明的缩影,具有传播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文化是一个时代共生的精神给养,技术则是这个时代绵延不绝的物质食粮。[1]融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广播、电视、报刊等不同媒介进行内容、人力、宣传上的全面整合,打造内容兼容、媒介兼容、宣传兼容、资源兼容的新型媒介载体。融媒体赋能博物馆文化传播可以实现文物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媒介的融合传播拓宽了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参观者眼前。
一、融媒体赋能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
(一)激活:打造文博传播新空间,让文物活起来
融媒体传播的本质在于弥补了媒介在感官上的不同偏向,其目标在于创设一个全觉接受的传播形态。人通过时代性技术建构新的媒介形态,使自己生活在一个拟态的社会环境中,媒介的拟人化延伸了人的感知系统,使媒介形态的全觉传受成为可能。[2]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它在信息传受过程中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感知系统,虽然博物馆的人工讲解、语音导览、4D影院等也在调用人的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但游客身处博物馆展陈中无法逃离文物的静态展示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融媒体技术的加持为博物馆营造了多形态空间,无论是博物馆自身的融媒体实践(微博、官微、官网、客户端),抑或是利用其他融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的电影观众辨析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河文化的对外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