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百年的历史进路与未来走向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07
点击量:504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报就承担着党的宣传工作职能,并在相应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时俱进是党报永葆活力的关键。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党报面临着传播观念、传播模式、受众黏性、舆论话语权、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化改革问题。未来党报需发挥主动性,从深耕内容建设、用好信息技术革命成果、打造高素质新闻舆论队伍等方面,来促进党报的深度融合与突破创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报党刊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历经百年探索与推进,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通过简单梳理百年党报的历史进路,重点分析新时期党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从而探究党报未来改革发展的新走向。
一、党报百年发展的历史进路
(一)1921—1949年不断探索阶段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新闻宣传工作。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中,就对党的宣传工作作了系列规定,明确表明党内报刊的创办“不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1]。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等先后担任主编,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后参与编务或撰写重要政论、通信、时评[2],主要评述时事,宣传党的政治主张。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在广州重新创刊,瞿秋白任主编,该刊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问题为主旨。[3]192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向警予、张太雷、蔡和森、毛泽东等曾为该刊写稿,该刊侧重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的系统研究和评论。1923年6月,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决定创办一份不定期的刊物,以此形成“党内问题讨论
上一篇:党报百年经营嬗变的历程与启示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特质的多维呈现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