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编策略探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25
点击量:2930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既给沿线各国影视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平台,也为不同文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作品本土化改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力求为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带一路”连接亚洲、欧洲与非洲三块版图,沿线国家与地区人口总数超44亿,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以上。由于沿线各国宗教、肤色、生活习惯等差异,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在进行国际化传播时常常遭遇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影视工作者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改编,希望通过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编来消解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误读。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编研究现状
(一)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研究的缺失
在知网上以“一带一路”和“影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影视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领域,着眼于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完成国家形象建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合作交流成果等。其研究大多集中在影视作品如何“走出去”,而很少研究如何“引进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的影视作品。
只谈如何“走出去”,如果没有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够完成“走出去”的任务,一切都是空谈。影视作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辅相成,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编进行研究,弥补如何“引进来”的研究缺口。通过对比不同影视作品改编版本的得失,提出影视作品“本土化”改编的策略。
对影视作品的本土化改
上一篇: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策略探析
下一篇:“反转新闻”与“观点超越事实”问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