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域下深度报道再审视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9
点击量:4803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风险,已成为认知我们所处时代最显著的指标之一。在这个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代,在灾难愈加频繁,各种未知风险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风险的如影随形,不确定性的相伴相生,人类需要对外部世界保持足够的警醒。而深度报道恰能以入木三分的挖掘、鞭辟入里的分析,来揭示事件真相、预判事件走向、预警未知风险,从而帮助人们更真切地体认环境、理智地做出判断和选择,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
2020年,澳洲山火连烧数月、东非蝗灾四处蔓延、南极气温历史性突破20摄氏度、北极也创下135年以来的最高温度。此外,新冠肺炎病毒至今仍在全球肆虐,成为全人类的首要关切……种种天灾人祸无可避免,再次向全人类警示了“风险”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也再次真切体验到什么是切肤之痛,意识到面临重大危机的突然袭击,人类别无选择,必须清晰地认知环境,谨慎、理智地做出抉择。风险社会之中,整个社会都期待专业媒体发出值得信赖的声音,以及时公开的信息,提升人们的防控意识,化解潜在的风险,并警惕疫情之外的叠加风险。
一、“风险社会”相关理论概述
人类自诞生以来,风险就是一个与人类相伴相生的永恒话题。追溯风险(risk)一词的起源,并无明确定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认为出自阿拉伯语,或者源自希腊和拉丁语,也有学者指出在1319年的意大利文献中能够觅其踪迹。[1]在农业社会中,风险主要源于各种自然灾害。工业社会的来临则拉开各种人为风险与伴生风险的帷幕。与此相对应,西方学术界的聚光灯也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聚焦“风险”场域,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斯科特·拉什(Scott〓Lash)、尼克拉斯·卢曼(Niklas〓Luhmann)等人,都
上一篇:劳动异化与劳动同意:互联网数字劳
下一篇:最美不过夕阳红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