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猪八戒的棒棒糖》的哲思境界
作者:徐小红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7-10-20  点击量:2638次

一、从《西游记》到《猪八戒的棒棒糖》


周洁茹创作的小小说《猪八戒的棒棒糖》的情节线索是《西游记》中猪八戒人生路径的微缩:猪八戒与嫦娥相恋无果,后变身凡人入赘高老庄,酒后现了原形而遭遇退亲。八戒不甘,强占民女,后被路过的西天取经团队收编。这个团队历经三打白骨精、火烧蜘蛛精等一系列坎坷和奇遇,终于修成正果。

小说以棒棒糖为八戒的情感寄托物,在取经路上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舔一口棒棒糖。棒棒糖仿佛是安抚奶嘴,满足了八戒对于形而下的念想和对于形而上的理想。八戒跟随他的团队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成功,一路上却把小妖精(嫦娥)给他的那颗棒棒糖吃完了。买了许多棒棒糖,却都不是对的。去找小妖精,却怎么也找不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悟空说了一句话,让八戒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意味:原来,小妖精送给他的棒棒糖是小妖精变的——八戒在漫长的人生过程当中,把他深爱的小妖精一点点地消化了。

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的欣赏中,悲剧给人类带来的审美享受似乎总是大于喜剧,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以点题的《好了歌》提示人生不过是一场早晚要“了”的过程,显示大悲悯的意味。《西游记》的结局是圆满的,《猪八戒的棒棒糖》却带着深深的失落,是透入骨髓的伤感。按照卡佛的观点,写作是一个建立生活和创作之间联系的过程,那么,这与原著的不同之处,正体现作家独特的对于自我人生的思考成果。这种悲剧意味也提升了文本的审美效果。

小说仅仅五百字不到,却完满地勾勒出猪八戒的人生轨迹,小说表达紧凑,内容独出心裁,作家呈给读者双重的审美。


二、从“八戒”到“泛八戒”


贾平凹在致友人信中这样谈创作:创作的时候要善于从“我”走向“我们”。本文正是从“我”走向“我们”的作品,也是“从‘一’走向了‘多’”之作。

众所周知,《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形象最接近于常人。作家选择八戒进行演绎,正是看中了八戒身上“人性”的可贵。基于这种普通的人性,作家以棒棒糖诱惑着八戒,又以棒棒糖赋予成为净坛使者的八戒更多的人性,把猪八戒从“庙堂”降回“人间”,还他一颗俗世的凡心。棒棒糖是一切舒适甜美事物的总代表,甚至也包含放纵和堕落,因而是尘世人不能拒绝和超越的抽象化事物的具象形式。

八戒之平凡,在于所谓“貌丑、贪吃、懒惰、好色、平庸”,有着俗人的恶习,这种凡俗具有普遍性,套在许多人身上都是适用的,因而它表达的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群体;不是“他”,而是“他们”。而且,由于猪八戒的凡俗性,这个群体甚至可以涵括整个人类自身。作家还八戒以贯穿始终的人性,使生命个体解除“神”性,从而使八戒成为“八戒们”。这种“普适性”使文本的审美得到扩张,也使八戒的人生染上悲剧色彩。


三、从文化信仰层面到哲思境界


知名文学评论家胡平先生把小说审美由低到高作了排序,依次是:政治服务层面、社会问题层面、道德伦理层面、人性关照层面、生命意识层面、文化信仰(含宗教)层面、哲学思考境界。胡平先生把哲思境界放在一个很高的层面,这也是当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文学界普遍推崇的最高标准。哲学研究的是宇宙间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问题,是对各种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具有抽象性、反思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能够达到哲学思考境界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意蕴审美张力。

《西游记》的结尾,猪八戒被改造成为具有高尚信仰的净坛使者,本文则重视八戒的“来路”,去除了“神”的无情冷漠、麻木不仁,还人物以本真。在这种“本真”的背后,有着洞彻的辩证思考。

还拿糖来说吧。在对文本进行哲学意味的分析时,糖是一种抽象的代表美好的物质和情感寄寓媒介,是一切贴有“美好标签”(相对于期待者而言)事物的总括,于任何生物,都是一样的,概莫能外。而且,在生活的消蚀中,我们最终无视它的珍贵,一点点地把它变成安抚奶嘴和肥料。要对其背后的现象进行证实或者证伪,恰都是一场“虚证”。在“不虚”的状态,我们谁都逃不脱“猪八戒”的宿命。这种哲学意味的思考给作品带来永恒性,它可以常读常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像哲学一样,它却万变不离其宗。


四、艺术特征


以小篇幅而有“大动作”,它的背后必定有特殊“材料”或者特殊技巧、特殊构造的支撑,那么,本文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以笔者的阅读理解,它有以下独特之处:

(一)道具

以小博大,比如秤砣,比如子弹,再比如核反应等,都是因为特殊“材料”或者“装置”的存在。

本文的特殊“材料”或者“装置”,笔者认为主要是置入了棒棒糖这一道具。糖者,甜蜜之物也,指代俗世一切甜美和对于自认为甜美东西的思念。棒棒糖这一道具的引入,使一切俗世有关甜美的东西以及对于不甜美的拒斥都与它结合起来,进而使得叙事方便,表达轻松,审美增效;棒棒糖既是具象的可食之物,又是抽象的美好事物的代表,成为情节生发的核心和纽带。用好道具,不但使文章叙事省力,而且对于增加审美意蕴具有以一当十的效果。

(二)抽象和象征

之所以把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某种相似性和因果联系。对于许多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概括总结上升到理论认识水平,可以形成抽象。象征则寄寓在某种代表特别意义的特定物之上,它来自具象,经过抽象,升华后析出。关于抽象和象征,正如法国新小说派理论家萨罗特所言:“在日常生活的表面下,隐藏着某种不平凡的、强烈的事物。……小说的任务正是要写出这种事物,寻根究底,搜索它最深隐的秘密。”在本文中,棒棒糖即是抽象化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甜度、舒适度,甚至适度的堕落放纵。剪灭享乐的过程就是糖分一点点损失的过程。在成佛之前,被舔光了糖分的棒棒则是曾经甜美的象征,成为记忆,遗留下来。在此意义上,得道成佛,意味着八戒告别了普通人所必然遇到的“烦难”,人生从此进入“简单”。“简单”,却是一种失去——对于滋味的味觉失灵。一切都是淡的,甘是淡,苦是淡,酸是淡,辛也是淡,咸也是淡。所以,糖消失了,不但是形而下的消失,而且是形而上的决裂。八戒的眼泪,当为此而流。正基于此,八戒的成佛具有悲剧意义。

(三)符号

新小说派理论家萨罗特在阐述“新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时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那全盛时代,小说人物真是享有一切荣华富贵,得到各种各样的供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什么都不缺少,从短裤上的银扣一直到鼻尖上的脉络暴露的肉瘤。现在,他逐步失去了一切:他的祖宗、他精心建造的房子(从地窑一直到顶楼,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甚至最细小的小玩意)、他的资财与地位、衣着、身躯、容貌。特别严重的是他失去了最宝贵的所有物:只属于他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有时甚至连他的姓名也荡然无存了。”

作为现代派文学创作技巧之一的“符号”需要对一个群体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作为典型的符号,其作为个体的外在特征被淡化了,所以八戒只是“泛八戒”的代表,因为他最接近于平常人,所以可以作为普通人的代表。作为代表,八戒既可以是肥胖的,也可以是瘦弱的;既可以是丑陋的,也可以是英俊的;既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凶恶的;既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既可以是智慧的,又可以是愚笨的;既可以是矮小的,也可以是高大的……一句话,他不是只代表他自己,他代表“他们”,把八戒变为了“符号”。

八戒的人生际遇不唯是“八戒们”的,而且也是“悟空们”“唐僧们”“沙僧们”“白龙马们”,甚至是“白骨精们”“牛魔王们”等众生万物的际遇。所爱不同,“糖”的指代自然有别,但其抽象意义上的实质是一样的,最后剩下孤零零的“棒棒”的象征意义是一样的。


五、结语


中国小小说自上世纪80年代发轫至今,已经形成了创作者数量众多、优秀作家成批涌现的局面,小小说这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新兴媒体次第登场的年代,更是以其短小轻灵、传播迅速以及适合手机、IPAD等新媒介阅读,而占领了阅读市场的半壁江山。小小说的艺术表达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突破了过去那种小故事、小幽默、小品、小讽刺之类的“巧思”和局限“一统天下”的局面,进入到可以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关注人类命运和人性,赋予人物以文化属性等较高层面,甚至上升到了哲思境界的作品也时有出现,真正无愧于小说家族“四个柱子”之一,展示其以小博大的无穷魅力。笔者从对周洁茹《猪八戒的棒棒糖》的深度阅读展示小小说的艺术魅力,以期引起更多的权威人士关注小小说的发展,给这一文体更多的关爱和公正的评价。

(作者为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编审,《小小说出版》执行主编)

上一篇:浅谈新闻学界师生传奇   下一篇:媒体融合谁为王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