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智媒时代生态环境舆论特征与建设性叙事策略
作者:喻国明 杨 雅 滕文强 苏 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量:626次
【摘要】在智媒时代,生态环境领域舆论在新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变得流动与复杂,面临着众声喧哗下公信力弱化,民间与官方话语对抗,生态环境类议题的严肃性被泛娱乐化倾向消解,情绪化传播遮蔽生态风险等问题与挑战。值得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类舆情事件的圈层化、娱乐化、情绪化传播,也反向推动官方媒体传播话语的温暖转向和人本关注。未来可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提升生态环境热点事件的建设性叙事与舆论引导力。物理层面,从管理到治理,自上而下搭建生态环境舆论引导前瞻布局;事理层面,多源流、跨平台媒体专家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提升最大化;人理方面,面对受众圈层精准传播,转化话语策略,讲好生态故事,打破“专家—媒体—公
一、智媒时代生态环境舆论事件的背景与现状 (一)“乌卡时代”:生态环境舆论事件的产生背景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危机四伏,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涌现,整个社会面临着地缘、经济、技术风险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乌卡时代”(VUCA)的来临,即流动不稳定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以及模糊性(Ambiguity)。新场景对生态舆论治理和引导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改进舆论引导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增强风险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舆论引导的稳健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是一项重要的课题。[1] 1.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场情绪:民众“解难”“解惑”也需“解气” 这表现在当前舆论场的特征中,主要是后真相时代“情绪在前,真相在后”的特点:情感先于事实、观点优于真相、立场胜于逻辑。例如,近年来舆论场中虚假消息的传播和泛滥,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后真相的“情绪情感陷阱”和“认知框架陷阱”。不过,后真相也意味着网民对于真相的追求从“一元理性”到“多元理性”的过程,对于事实和真实的建构,逐渐脱离了权威话语,转向了多元的社会互动,真相碎片化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当好地方分社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   下一篇:封面人物·曾祥敏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