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植绿还是漂绿?企业环境话语的生产与实践
基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大赛的传播民族志考察
作者:阿希塔 罗靖怡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6  点击量:678次
【摘要】环保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话语成为社会各个主体进行表征与建构环境的重要载体,也以此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绿色话语空间。现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大赛为田野个案,聚焦企业作为环境话语主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生产话语,并将这些话语进行实践。研究发现,缘于中国绿色话语空间权力的复杂性,企业环境话语生产呈现出多种力量交互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科学背书与消费引领的话语共同体,这种实践也为中国绿色话语空间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环境传播是兼具实用性与建构性的领域。[1]环境话语则是环境传播的核心研究议题和重要观测点,是承载话语分析的客体,更是环境传播实用和建构功能的实施本体。[2]以政府、民众、NGO、媒体、企业、科学工作者为代表的环境传播六大社会主体,[3]分别运用话语、符号及修辞策略,赋予环境议题不同的框架,通过丰富的传播实践,使得中国绿色话语空间形成了基于多元主题话语交换、多元声音并存,具有较少的争论与辩论,归因于自然法则及人本原因,强调非政治抗争性实践并以文化为根基的特色话语空间。[4] 近些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各类企业通过发布环境友好广告、组织环保产业活动,参与环保志愿服务等方式不断影响环境政策的改进和实施,成为中国环境话语空间最主要的主体之一。然而,国内关于多数企业环境话语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媒体策略(如环境广告与企业形象)以及其他媒体文本的分析。[5]这一方面忽视了企业在环境传播实践中具体而广泛存在的非媒体话语;另一方面也跨越了企业所持的环境话语究竟是如何而来,又如何形成更加广泛社会影响的动态过程。为了补充上述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意图跳出“文本”的想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对一项全国环保产业赛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大赛进行田野调查,以传播民族志视角阐释中国企业的环境话语生产过程与实践影响。   一、符号化运动中的企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   下一篇:当好地方分社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