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冲突性话语视阈下雾霾议题的差异化呈现研究
——以《河北日报》与微博2014—2022年河北雾霾话语为例
作者:李 明 曹济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量:652次
【摘要】从冲突性话语研究视阈出发,选取河北省雾霾天气这一公共危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从2014年至2022年间以《河北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围绕雾霾这一公共事件的话语冲突、调适的变迁过程。研究发现,《河北日报》实现了雾霾报道由“环境议题”向“政治议题”的转向,双方话语冲突的焦点主要围绕雾霾污染的话语呈现图景、政府治理责任的划定以及雾霾治理成效评价三方面展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河北省雾霾治理成效的不断显现,民间话语开始呈现积极转向,双方由此形成了一定的话语共识。
雾霾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特定气候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污染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密切的关联性[1]。综合公开数据及国家历年空气质量环境公报统计结果,2013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全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河北各主要城市如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空气质量长期处于末尾位置。雾霾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2],其发生和防治都超出了传统的行政区域管辖范畴,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因而在学界也通常选取区域城市群而非单一城市作为分析对象[4]。近年来,京津冀出台了一系列雾霾联防联治的政策和措施,因北京、天津两市的政治属性、城市能级等因素影响,防治行动主要围绕这两座中心城市优先展开。在北京、天津采取措施大力降低雾霾污染的同时,处于外围的河北省各市不仅在治理中处于后发位置,在关注度上也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面对雾霾污染依旧严重与关注度较低的叠加现状,加之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和民意表达空间的拓展,广大非中心城市的民众作为雾霾污染的直观感知者和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势必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表达政治化的、日常性的、生活性的环境生存权益,由此也形成了对雾霾问题的民间话语,且往往与主流媒体的宣传话语有明显差异,甚至产生对立交错的双重话语空间。上述两种话语随着雾霾治理进展,在政策发布和成效评价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与调适。研究这一进程,对于深入探讨政府、民众等不同主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探究新闻的“曲线美”   下一篇:算法新闻感知可信度及其影响因素研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