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逝者纪念账号与数字哀悼的互构研究:平台可供性的视角
作者:单 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2  点击量:739次
【摘要】对于死亡、哀悼与社交媒体平台之间关系的探讨近年来逐渐增加。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纪念账号”,将逝者社交账号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数字哀悼实践,以此回应已故用户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纪念和情感需要。以“实践中的互构”为导向,探索数字平台与哀悼用户的动态协商过程,包括平台设计“纪念账号”的动机;不同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参与式文化催生出的可供性差异和平台方言;用户对消极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纪念账号的物质稳定性将逝者社交账号从临时档案转化为“永生不朽”,使其重新成为社交关系网络中的活跃节点,由此激发了多元的记忆策展和情感分享体验,推动哀悼活动融入数字日常生活。这虽然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哀伤色彩,
一、数字时代的死亡与哀悼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死亡是被人们回避甚至憎恶的话题。[1]除非是名人或其他有新闻价值的人物逝世,否则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讨论死亡会被看成病态的表现。现代社会的死亡大多发生在医院里,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和墓地,在城市的边缘空间举行哀悼仪式,生命的凋零过程被隐蔽起来。[2]不过,心理学已经从濒死病人和丧亲者的研究中发现,死亡有着物理和社会的不同维度,后者包括三个层次:“肉身消失、社会身份和社会连接的丧失。”[3]肉身死亡并不必然带来社会互动的中止,与逝者保持“持续的联系”(continuing〓bonds)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丧亲者抚平悲痛。[4] 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死亡和哀悼从思想观念到行动实践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了“网络纪念馆”(Cyber〓memorials)和“虚拟墓地”(Virtual〓cemeteries)。[5]死亡开始解除现代性的隔离,“被中介化而进入公共领域”。[6]与逝者之间的“持续联系”获得了新的可能,丧亲者之间能跨越地理距离形成“哀悼社群”。[7]不过独立网站上的“虚拟墓地”与实体墓地一样,仍是将死者安置在与生者相区隔的空间。随着社交网络成为日常活动的中心,大部分个体进入“全面数字化的生存状态”。[8]肉身死亡后,有大量“数字遗迹”(digital〓remain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人机协同视角下生成式AI新闻的前沿   下一篇:“周边‘逆’传播”概念建构及意义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