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跨界与融合
——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化传播
作者:朱怡洁 徐进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点击量:780次
【摘要】朱仙镇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艺术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进行阐述,梳理其在当代传承中的问题,明确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化设计应用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探析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为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该思路对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也具有参考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我国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障。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唐代开始出现,在宋代迅速发展,直至明代发展至鼎盛阶段。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传统木版年画的形式已与时代脱轨,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出现许多困难与阻力,将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跨界融合,赋予传统文化新视角的解读和呈现,是值得当下设计师和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概述   木版年画是在中国农耕时代背景下发展和流传下来的,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艺术表达风格,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1]木版年画其内容是根据古代谚语、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创作而成,人们在过年之际张贴,使得年画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庆贺新年的文化寓意,张贴年画的行为承载了辟邪消灾的重要内涵,是人们希望其新的一年能福佑家人、家宅祥和心理的外化体现。朱仙镇是木版年画最早兴盛起来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据历史记载,唐宋时期朱仙镇逐渐兴起,成为中原地区的贸易重镇,同时也成为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这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持。木版年画真正流行起来是在宋代,当时雕版印刷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年画的生产效率,经济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破局和突   下一篇:从“隐忧”到“解忧”:网红文化对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