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人物图谱、类型拓殖和民族想象:胡金铨电影的共同体意识考索
作者:李 怡 王雪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点击量:190次
【摘要】胡金铨影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共同体意识是其备受国内外认可的关键。空间与人物互生关系中所显现的儒释道内核与多类型电影所体现的对民族命运发展的忧患意识与救亡情结,是生发民族想象的两个来源。在此基础上,胡金铨在技术美化和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借鉴下所体现出的电影诗性语言中,成功将“我”之情感成功转换为观众的“我们”之共同体意识,体现了独特的诗电影气质和磅礴的中国气派。
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风云巨变、生死存亡,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悍的共同体意识。文化具有记忆、宣传功能,是唤起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武器,华语导演胡金铨(1932—1997),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改弦更张、民族气节寄付光影之内,在中国电影制作技法、艺术水平进步和国际传播方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对胡金铨的重提并非为了重复对其早已有之的旧评,而是为了说明胡金铨的艺术实践放之今日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将个体观众凝聚成为民族共同体的力量。   一、遗失的故乡:胡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及辩证   弗洛伊德说,那些清醒状态下似乎已遗忘的儿时经历,很可能再现于梦中[1]。作为“造梦者”,胡金铨的自身经历对其创作有深刻影响。 (一)家风传承:血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共同体”一词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了追求共同意义上的善而建立的,滕尼斯认为共同生活是亲密的、隐秘的、排他性的生活。家庭这个组织形式正是建立在亲密的私人关系基础上,以血缘、感情和伦理为纽带的亲密互信的共同生活。共同体成员奉行的统一原则,亚里士多德谓之“共同意义”,放置在家庭中便是“家风”。 胡金铨五岁时开始与胡氏族亲在一座四合院中共同生活。胡金铨的祖父胡景桂曾为清末大员,学识渊博、急公好义、懿行佳话①;父亲胡源深作为实业家,秉持工业救国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体育赛事直播版权保护策略探析   下一篇:中国科幻电影话语体系的突破与建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