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秩序的共建:短视频平台中环境共意动员路径
作者:郭 淼 檀晓涓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13  点击量:766次
【摘要】环境传播事关民生福祉,契合个体生命健康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诉求,日益成为公共空间的显见议题,也呈现出不同圈层动员主体的认知碰撞,舆论错位,动员乏力。短视频平台是全媒体时代社会信息系统中重要的聚合与流转中枢,为形成多主体议程共创提供条件,实现对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生活的共享共治共建,依托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渠道和社交可供性,为多元主体提供技术、组织、文化的支持,推动环境议程互动和有序参与共意动员。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可以结合短视频语言优势,借助层级传播、涟漪效应对环境保护多维解读,激活跨圈层、跨文化的用户群体的参与热情和群体进入,进行多元有序、和而不同的内容创作和议题参与,围绕环境保护实现高效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站在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推动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有效的环境保护动员是激活多元主体参与热情的前提,有序的公共参与是环境保护事业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日益壮大的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庞大、重心下沉、传播分享便捷,可以缓解既往的官方与民间动员机制不协调、舆论导向错位、环境动员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困境,以有引导的议程共创实现环境保护的共意动员。 “共意”是观点和价值观的集合体,“共意动员是一种价值传播与认同构建的过程[1]。”其最早被柯兰德尔曼森定义为“一个社会行动者有意识地在一个总体人群的某个亚群中创造共意的努力[2]。”行动者在社会动员过程中运用各类目标、手段和符号,激活集体行动的参加者,产生出一群容易接受社会运动理念并参加社会运动群体的过程。[3]共意动员主要探究如何形成公众意识的统一,以价值情感认同为基础展开。[4]可以将其分为动员潜力情境中的共意动员和行动动员情境中的共意动员两个层面。前者意味着社会运动组织赢得了态度和意识形态上的支持,后者指具体行动目标和行动方法的合法化。[5]柯兰德尔曼森划分了共意动员的三个阶段:一是公共话语阶段构建共意,指社会网络和群体在意识上的融合与统一,常将集体认同感作为共意的关键。二是劝说沟通阶段对共意的扩散,指集体行动发起者在群体中创造共同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法治传播的问题与路径   下一篇:晚清时事年画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