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网络舆论的话语逻辑及话语引导策略的改进路径
作者:韩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16  点击量:1282次
【摘要】网络借助于“多中心、开放性、互动性”的优势,正在成为社会舆论发生发展的主阵地。身份多元的社会主体通过网络参与到社会话语的构建、对抗、狂欢、消解过程中,呈现出多方博弈的局面。网民不仅是意见的表达者,同时也是舆论实践的参与者、话语权力的争夺者。政府和媒体在“元叙事”供应和话语构建能力上具有优势,但是对于介入网络舆论场,实施引导和干预的途径与方式仍需进一步提升。
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在服务人民、提升社会效率、催生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作为人类的“拟态生存”空间,其影响领域和效力越来越大,对真实生活的建设、干扰和破坏作用也越发显著。它时而是正能量的扩音器,时而成为负能量的搅拌机,时而推动全社会高度凝聚,时而令社群之间的分歧和裂痕愈加突出。同时,网络正在取代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形成、发展、壮大、高潮,直至消退的主要阵地。身份多元的社会主体通过网络参与到社会话语的构建、对抗、狂欢、消解过程中,呈现出多方博弈的局势。网民不仅是意见的表达者,同时也是舆论实践的参与者、话语权力的争夺者。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视角入手,对网络舆论的话语特征、主体身份、博弈方式加以考察,并据此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机理展开探讨。   一、网络舆论的话语逻辑   (一)在场——网络围观是一种权力证明,开启对话语的介入 “围观就是力量”“转发即是正义”已经成为网络舆论场的共识,其表述本身就暴露出权力在网络话语场域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一旦新闻事件发生,原本分散在四面八方、置身事外的网民迅速聚集在网络世界,形成话题高度集中、言说极其密集的“公共空间”。对新闻事件“表态”,是网民实现“在场”的主要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围观就是力量”中,“力量”不仅是公众给予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 技术、艺术与权力:数字艺术城市   下一篇:人工智能介入视觉图像的艺术生产与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