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超越媒介实践:电视节目本土化的话语建构
作者:刘国强 林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9  点击量:999次
【摘要】电视节目本土化是近二十年来突出的媒介实践现象,但同时也是关于媒介实践合理性、文化身份建构、消费主义文化批评的话语实践。通过对电视本土化话语相关学术文本的梳理分析,归纳分析了其作为对待引进节目的态度、作为媒介实践的解释、作为社会现实的合法性三个主要话语框架,以及意义建构的几种主要话语策略,认为电视本土化话语不是对应于电视媒介实践的客观描述,而是关于电视媒介实践的意义重构,并由此规约媒介实践,赋予其合理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在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张力关系中,“本土化”成为一个有趣的话语策略和意指实践。这个概念最早应用在商业领域,指的是跨国公司在进入目标市场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对生产和经营作出相应改变。20世纪末以来,在中国传媒领域,“本土化”话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视行业尤为突出。 电视节目的本土化伴随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和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媒体开始改编国外影视剧,引进综艺节目模式,电视本土化成为电视行业备受推崇的经营策略。2013年更是被称作中国电视业的模式引进年,有30档左右的综艺节目仿自境外模式。[1]观众和学者对引进节目褒贬不一,广播电视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约束性政策规范引进行为。本文试图借鉴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超越把“本土化”仅仅视为媒介内容生产和营销的实务策略,集中探讨“本土化”作为一套话语系统的意指实践。 电视节目本土化(常简单地表述为“电视本土化”)的媒介实践与意指实践并不能截然区分。电视媒介实践最直接的产物是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本土化实践是文本的再生产过程,也是话语所建构的意义的再生产过程。它在政治、商业等多重逻辑所决定的电视节目生产机制下,与受众、生产者、管制者等不同主体协商产生多重意义,因此,电视媒体的本土化实践本身也是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国际话语权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下一篇:河南考古报道及传播的实践探索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