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习近平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相关论述的理论逻辑
作者:郭霖 文吉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9  点击量:2360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论述包含了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宗旨上,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的议题。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多种挑战,在具体实践策略中,相关学者需要从传统的“国际宣传”逻辑转向“国际传播”逻辑,关注国外信息受众的内心诉求,并在相关领域掌握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涉及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提升的原则与创新的方法等诸多方面。对相关重要论述的研究可以呈现出当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现实问题,有助于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精神交往和世界历史理论是中国特色国际传播实践的理论基础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国际传播建立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往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交往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文化的交往来自人们内心的诉求,跨文化事业的开展“取决于交往所及地区内由相应的文明程度所决定的需求的发展程度”[1]。认为文化交流与文明交往还需要借助载体,特别是在同一种共同体内部进行文化信息的交换,会比文化的跨共同体、跨区域的流动更加便捷。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从世界近代史的视角梳理过文化流动的基本规律,并发现物质生产与共同体的发展一样对人的精神交往、世界的文化交流都发挥了直接和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因为“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2]。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既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和精神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封面人物·周笑   下一篇:网红出海:商业景观与国际传播的耦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