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多媒介视域下黄河文化传播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路径
作者:禄书果 张海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7  点击量:1126次
【摘要】早期黄河文化主要以身体媒介、祭祀仪式、文学媒介、视听媒介为传播媒介,构建了黄河文化传播的群体路径、神话路径、语言路径和艺术路径,形成了“以黄为色、以河为尊,以土为根、以水为脉”黄河历史文化特征。当代黄河文化传播要以古为鉴、以今为用,对黄河文化的历史传播形态进行活化再造,以传播路径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再次唤醒黄河文化的灵魂与生命。
数千年来流传于黄河流域的文学、艺术、神话等媒介是联结中华民族与黄河文明的精神纽带,黄河文化通过多种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回顾历史方可守望未来,对黄河文化传播历程和传播媒介的梳理有助于重构黄河文化的当代传播路径,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提供历史依据。   一、多媒介视域下黄河文化传播路径的历史形态   (一)身体媒介:黄河文化传播的群体路径 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主要通过视觉、听觉等生物功能来实现对外物的全方位感知,身体本身即是人类认知自然万物的直接媒介,但囿于身体的活动空间范围和生存时间限度,身体也成为阻碍人类更深刻、更全面认知自然的边界。以身体为媒介,先民对黄河文明的认知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黄河作为人与自然的边界而存在。怀着感恩与敬畏相交的复杂感情,先民通过劳动耕作完成了对黄河的身体感知,通过饮水思源完成了对黄河的感官认知,通过抗洪救涝完成了对黄河的情感体验,以身体为路径完成了对黄河从“物化”(河流)到“人格化”(母亲)再到“神化”(河神)的认知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先民对黄河的认知由个体经验上升为集体认知,黄河划定了不同族群的生存资源边界,从人与自然的边界上升为族群与族群的边界。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以贯穿东西的蜿蜒形态划分出黄河两岸的地理边界,河流也成为生活在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融媒时代讲好黄河故事的外宣策略探   下一篇:黄河文化超级IP在全数字化语境下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