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民族意识表达
作者:殷嘉禾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9  点击量:937次
【摘要】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表达的民族认同、民族想象和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鲜明表征了“阶级—民族”意识;进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民族国家”认知与表达建构出理性民族意识;近十年来,传统伦理表达揭示出“文化/民族”意识。这一结论将民族意识视为动态媒介过程,具有视角的延续性、递进性,避免了仅从“现代性”看待“民族”,从而突破了将“革命”与“世俗”、“民族革命”与“阶级革命”简单二元对立的理论局限。
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书写中的民族内涵和民族想象,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是值得关注的媒介文本。一般而言,“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是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事件,或以描写担任和曾经担任党政军领导人生平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呈现为历史叙述形式的纪录片。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以20世纪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为再现对象,在民族意识表达上具有内在合理性。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Antony Smith)从“族群—象征主义”(ethno-symbolism)的视角指出:“民族是一种能感知到的生活共同体,其成员拥有共享的祖地与文化。”[1]他认为,一方面,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为现代民族主义提供了精神养料,使其能够不断地重新发现和解释本民族的生存历史;另一方面,神话、符号、记忆、价值观和传统,使得现代民族能够与前现代的族群相关联。安东尼·史密斯对“现代主义”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为本文提供了论证基础与思路。具体而言,本文将民族更多地视为基于相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共同体,而非单纯建立在政治和领土上的共同体。[2]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文本为分析对象,将民族意识视为媒介建构的动态过程,提出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表达的民族认同、民族想象和民族意识,不同于“民族主义”这一人为的、现代性的民族定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试图探讨不同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符号化在场,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传播中中国精   下一篇:媒介与全球治理的三重路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