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城市即家:视觉认知中特色城市文化空间的共情场域建构
作者:周逢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1  点击量:1248次
【摘要】从城市情景理论和视觉认知角度讨论思考特色城市文化空间的场域建构,在坚守传统城市文化基础上将区域特色城市文化现代化,便于现代城市人间的交流和沟通,城市人和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的日常生活化,建构“家”的温馨感。
“家”,起于甲骨文,意为屋内、住所。而特色城市文化空间是一个公共场域,对于城市人来说,她有“家”的亲切感。王宏文在讨论公共艺术空间时认为:“公共沟通场域,容纳多元差异的公众观点。……充当陪伴者和聆听者,虚心倾听和耐心守候。”[1]城市作为客观存在者,建构着周边环境、历史文化与城市人的关系,因此,视觉上要悦目,触感上要舒适。皮埃尔·布迪厄认为:“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2]场的“自我运行”是“客观精神”的再现。[3]城市即家指的是城市有家的温馨。“我看到院子里影壁墙后那一丛翠竹枝繁叶茂,我看到压水井旁那棵石榴树上硕果累累,我看到房檐下燕子窝里有燕子飞进飞出……”[4]这便是特色城市文化空间场域建构的意义。   一、家之元素:视觉认知中的特色城市文化空间共情图像   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一书中指出:“我们用世界图像来意指世界本身,……‘图像’在此并不是指某种模仿,而是指人们可以从口头语‘我们了解某物的情况’中听出来的东西。”[5]图像不仅是表象和模仿者,它还能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视觉认知的表象是第一印象物,但光有表象的好感还不够,还要有内涵上的呈现。城市,作为人造的视觉、触感空间,是城市人向往的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结合体。向往的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结晶的视觉化建构,也是人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立足河洛地区探析黄河文化的创新传   下一篇:机遇、困境与突破:新媒体时代背景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