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华语功夫片的四重编码系统
以电影《叶问》系列为例
作者:王继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4  点击量:1393次
【摘要】根据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传播领域的传统功夫电影体现为四重编码系统,即“功夫片”编码、墨家文化编码、儒家文化编码和道家文化编码。《叶问》系列电影在寻求中西文化共同点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文化隔阂,并赢得国内外受众的共同接受和认可,体现出一定的文化规律。《叶问》系列同样具有四重编码系统,其突出的特点和长处在于发扬“功夫”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又能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从而扭转了传统功夫电影长期以来形成的推崇竞技与暴力的美学倾向与渲染民族主义的感情倾向,为现代功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英国媒介和大众文化研究专家斯图亚特·霍尔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有关编码与解码的理论。他认为,任何信息在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前都必须先进行“编码”。他认为:“这种编码本质上是一种有选择、有目的的加工,具有一种主观的倾向性。”[1]笔者认为,这种主观的倾向性背后都有文化的影子。通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分析功夫电影媒体在我国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既可以对功夫电影票房的高低、本土受众和海外受众的欢迎度等进行文化解码,也可以探析功夫电影的文化编码在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力。 功夫片作为华语电影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逐渐成为世界影坛上一个鲜明的东方元素和中国标签。华语功夫片如何成功“走出去”,并且借助影视媒介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逐渐提上中国电影人的日程。对功夫片进行文化编码,有助于对功夫电影的媒介传播过程进行解读,也有助于将功夫电影打造成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一、传统功夫片传播常见的编码形式   (一)传统功夫片属于三重编码系统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或扩展领域,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功夫片以更直观、更易被接受的特点,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案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华语功夫片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诞生了《独臂刀》系列、《龙门客栈》系列、《少林寺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文化转向中的经典重构与价值传播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