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文化转向中的经典重构与价值传播
以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作者:贾士秋 周仁玉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4  点击量:1258次
【摘要】“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承载着鉴古知今、家国一体、继往开来的传播价值,映射出承载五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挖掘文本与演绎历史的双重建构下创新叙事、打破时空、引领价值。现从叙事转向下的电视转码与视听演绎、空间转向下的场域对话与仪式建构、电视媒介下典籍符号的传播价值出发,分析《典籍里的中国》的经典重构与价值传播,以期助推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戏剧+影视化+文化访谈”的呈现手法、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等经典名篇,展现古人创造文明、坚守传承的中国智慧,为当代受众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自觉文化传承进行了价值引领。   一、文化转向中的经典重构   《典籍里的中国》以媒介为形式载体、典籍为内容本体、文化专家为解释客体,由叙事转向下的电视解码与视听演绎、空间转向下的场域对话与仪式建构两大逻辑,架构起新媒体时代传统经典的文化转向,颠覆了经典文本从文字想象向视听沉浸带来的感官体验,得到传播效能上的晋升。 (一)叙事转向:从典籍文本到视听传播的对接 1.多重叙事下的电视解码与故事转化 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理论中将电视话语的意义生产分为三个部分:编码阶段、成品阶段、解码阶段。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主题选择上通常以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符码为载体。[1]电视节目的文化解码不仅是对典籍文化表征的挖掘,更重要的是在视域融合语境下针对文本所延伸的当代语义,对典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竖屏视域下河南对外形象传播重构研   下一篇: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华语功夫片的四重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