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国际话语表达与意义建构
以习近平2013—2018年的“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为例
作者:赵永华 孟林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28  点击量:2932次
【摘要】以习近平2013—2018年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积极话语分析方法,以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研究发现,在各种国际场合,习近平阐释“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议题广泛而主旨明确,在话语表达中运用多种语义资源对“一带一路”的定位、实质、内涵和效果做了清晰说明。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话语反映出“主体间性”认识论,蕴含着中国的外交思想。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一股逆全球化的风潮在全球蔓延: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实行“美国优先”政策,极右势力在欧洲泛滥,这些情况“从不同角度都折射出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国家已呈泛滥之势”[1]。曾经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如今却在冲击和迟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依据自身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全球发展趋势与要求,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旨在促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认知上,不同国家基于本国的需要有着不同的认识。从温和的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来看,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建构,其实质是个体(中国)、社会共同体(国际社会)以及认知对象(“一带一路”倡议)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国家之间的交流犹如一场对话,一场好的对话是对话者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双方的意图和想法,并基于各自的利益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当前外交的重要内容,在对外传播上似乎并未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告知世界。 那么,如何向国际社会更好地解释和说明“一带一路”?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直接表述是对“一带一路”所做的最好说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上的公开话语,既是向世界传达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立场态度的重要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从“真相衰落”到“后真相”论的破   下一篇:把好关口,坚守真实,不能自毁新闻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9
  • adminuser0年前

    0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1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2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3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4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4
  • 61234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5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5
  • adminuser0年前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adminuser

    61234

    6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