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在根据与实践逻辑
作者:李庆林 牛菀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5  点击量:555次
【摘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增强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一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意识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出话语是一种表现为观念和范畴的意识,是人们物质生产水平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抽象反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根据深植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其建设的原则和路径也应从中国实践出发,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为核心,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①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②。习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建设这一体系的内在根据和实践逻辑是什么?本文尝试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意识与现实的相关理论予以说明。   一、话语本质上是人们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关系抽象的、观念的表现   从一般感觉发展到特定的观念和范畴,意识的内容和层次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提升;相应的,其外在表现形式也从一般的感性语言进入到概念抽象的层面。本文认为,这就是话语的生成。语言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主要工具。从语言学上说,任何语言都具有自己成熟的语言体系,并且不同的语言可以相互翻译。但是话语所谈及的不是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学特征。之所以在语言之外还要提出话语这一概念,是要说明和强调:在某些语言背后,有特定的意识(突出表现为观念和范畴)的关联,这些特别的语言表述,就是话语。因此,语言是话语的基础,但话语又不是一般的语言。话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华文媒体在海外的文化传承与互鉴相   下一篇:重回镜像之维:生成式AI浪潮下Sora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