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策略探析
作者:刘一凡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5  点击量:4628次
【摘要】后真相时代是新媒体形态不断发展、演进下的产物,主要指情感煽动下的舆论能代替客观真相和逻辑。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舆论生态下客观事实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对舆论事件的情绪能不能得到满足却成为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因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舆论变化难以有效掌控。所以,主流媒体想要保持舆论生态的稳定,掌握正确的舆论引导策略势在必行。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真相是由信仰和事实相一致的一些形式组成的。“与此相对,‘后真相’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事实与价值的不等价,价值先于事实并指引事实。”[1]舆论生态已经变成了公众对情感与信念的诉求优先于理性和事实的现象,这是后真相时代的一个明显的特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下,新闻舆论发生了什么变化,观众的心理需求又进行了怎样的改变,主流媒体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一、“后真相”的概念 2016年英国《牛津词典》选出的年度词汇是“后真相”,其含义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2]这意味着,相对于客观事实,情感影响对大众意识的形成更具有影响力。事实上“后真相”一词早已亮相。在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上,史蒂夫·特希奇在描述有关海湾战争的特征时指出,“情感的煽动下舆论代替了客观真相”是“后真相”的含义。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移动互联网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给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意见反馈通道。当意见与观点成为信息内容的一部分时,“后真相”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事件的衍生物,而后真相时代即为我们所处的间接获取信息导致的新闻信息常规性失实或反转的时代。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国的社会传播体系和传播生态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了一些变化。我国的舆论场所自然而然地产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作为都市伴生品的专刊:《申报》专   下一篇:媒介偏向视阈下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特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