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看不见”的紧张和不安:微信朋友圈中的社交焦虑
作者:王逸芸 张明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量:12460次
【摘要】社交焦虑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情景中表现出来的紧张、不安、忧虑等情绪反应甚至是回避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社会群体。以微信朋友圈为对象,通过修订YunusAlkis等人创建的社交焦虑量表(SAS-SMU),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微信用户在线上的社交焦虑表现,厘清在线社交焦虑的内在结构,并考察朋友圈的使用对焦虑水平的可能影响。我们确定了微信朋友圈中常见的8种焦虑表现,它们源于被他人认同的需求和对隐私泄露的担忧。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职业的微信朋友圈用户,在线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年龄较长者、教育程度较高者的焦虑感更低。在朋友圈使用方面,是使用频率而非使用程度的增加,提升了用户的在线焦虑感;较大的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为了社会交往,发育出了与身材比例不相符的大脑。毫不夸张地说,人们时刻都在准备社交——大脑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时候,就会默认开始思考和社交相关的内容。然而,人际交往并不总是那么愉快,人们往往体会到紧张、不安,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它通常表现为:和他人见面或谈论时感受到不安和忧虑,尤其是面对异性和陌生人。甚至有人在与朋友交流时也能体会到这种心理状态:担心自己在社交时口齿不清、无趣,听起来很愚蠢,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不知如何回应,以及被忽略。[1] 戈夫曼认为,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人们在其中扮演多种角色,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力图如己所愿,此即印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社交焦虑来源于对自己印象管理的焦虑。当个体意图给他人留下特定印象,并且不确定是否成功时,就会产生社交焦虑。[2]在社交焦虑程度较高的人看来,社交对象一举一动皆成为衡量自己的标尺,他们往往会放大其中的含义,被其牵动着情绪,总担心自己显得很“愚蠢”。这种试图控制自我呈现的努力,使得面对面的社交对高焦虑者而言成为一种挑战。   一、线上的社交焦虑:研究发现与争议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印象管理和相互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选取符号、表情来进行选择性的表露,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跨文化视域下新闻网站联合数字技术   下一篇:乡村传播研究的知识图景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