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数字媒介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提升路径
作者:徐东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量:541次
【摘要】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交织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正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非遗项目因传承方式局限、受众群体缩小、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面临着传承断裂、技艺失传的严峻困境,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鉴于此,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从传播技术、内容创作、平台运营、跨文化传播策略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数字媒介在非遗对外传播中的实际应用模式与效果,借此构建数字媒介助力非遗对外传播的系统性提升路径。
    【关键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提升路径;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的迅猛发展极大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播范围与受众群体。通过数字化记录、展示与传播,非遗能够以更加生动、立体、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兴趣与关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1]但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媒介助力非遗对外传播也存在诸多问题。[2]数字鸿沟的非均衡性制约非遗全球传播效能,技术落差与消费差异削弱信息触达率;跨文化适配面临语境解码困境,需构建精准需求识别与意义转译机制,破解误读风险以实现文化内核的保真传递。此外,非遗数字化内容的版权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也面临挑战。[3]本研究聚焦数字媒介助力非遗对外传播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现状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成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成效显著:(1)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2月,我国以44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覆盖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领域,全方位彰显了我国非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2)更通过海外展演实践深化文化对话,如上海杂技团全球巡演屡获国际大奖,2024年印尼“中国传统艺术国际巡展”以海派非遗技艺展示与体验工坊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3)依托跨国合作创新文化融合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从“工具依附”到“认知引擎”:D   下一篇: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党报力量”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7期 总第571期 出版时间 2025年7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