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多维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3
点击量:133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依然存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及时甄别国际话语环境,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对此,应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第一,多维度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进行叙事转向;第二,牢牢把握“平台世界主义”下中华文化“出海”机遇;第三,用积极的文化政策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在全球话语竞争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叙事转向;文化出海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行文化霸权和舆论抹黑的行为长期存在,国际关系存在“修昔底德陷阱”,国际传播呈现“西强东弱”格局,加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价值观念、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呈现出“自塑”落后“他塑”强势的落差。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现实发展动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以战略性思维布局,充分调动官方、民间各主体力量参与,发掘中华文化丰富的语料库,建立情感共鸣的叙事方式,通过积极主动的内容生产,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激发活力的政策引导,多维度建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
一、叙事转向:构建跨文化传播中多元叙事形
上一篇:算法时代社交平台的权力扩张与应对
下一篇:媒介供给与文化记忆:黄飞鸿系列电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