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新闻文本理论的玄奥与知识体系重建
作者:刘建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0  点击量:1516次
【摘要】新闻文本研究如果照抄照搬西方一些荒诞的假说,进而提出玄虚乖谬的论断,就会把文本知识与理论推向诡谲古怪的境地。辨析新闻文本的内涵,重建新闻文本的知识体系,开辟新闻文本研究的新路径,是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界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 新闻文本;文本符号与符码;新闻文本知识体系
每篇新闻作品都是一个文本,透视文本中事实间的联系及意义,达到对新闻的准确理解,是新闻文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新闻与传播学者借鉴西方学者的论断,在新闻文本研究中提出一些高深莫测、故弄玄虚的观点。辨析新闻文本理论的玄奥,走出新闻文本的未知世界,是本文一次尝试性的探索,也是新闻与传播学界面临的新课题。   一、钩玄猎秘与摇身变脸的假说   新闻文本理论研究的是记者纪事与表意方式,让受众按其意图理解新闻事件,认识媒体对事件的态度。西方的一些新闻文本理论充斥着主观臆断,许多概念和观点令人费解,推理十分混乱。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在《传播与文化研究的关键概念》一书中对“文本”的解释是:“文本和讯息都是某一表意结构。”“文本是指那种具有自身的物质形态、依赖其发送者和接收者,因此由表述性符码(representational codes)所组成的一则信息。”[1]如果文本是表意结构,只能是思维现象,不可能是物质形态。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物质形态只能是报刊、书籍或载有文本的纸张、声波介质、电磁波及其广播与电视发射机、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这些物质形态本身不能表意、不是信息,更不会形成表意结构,岂能是文本!? 我国学者把这种错乱的观点照抄过来,也断言新闻文本是物质形态,把新闻作品与传播媒介混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策   下一篇:“例证”还是“深入事实内部”?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5期 总第569期 出版时间 2025年5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