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影响的焦虑:胜迹影视媒介再现与文学记忆
以影片《长安三万里》引发的洛阳和西安之争为例
作者:詹欣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6  点击量:1238次
【摘要】影片《长安三万里》引发了洛阳和西安两地的舆论争议,其争议从表面看属于胜迹的影视媒介再现与文学记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深层次则涉及作为精英媒介的文字与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的不同话语地位及话语权问题,也指涉学术话语与市场消费话语之间的问题。从影响的焦虑角度来看,它则涉及不同媒介之间的影响焦虑,涉及学术话语与市场话语之间的影响焦虑,更涉及城市空间之间文旅经济发展竞争的影响焦虑。
    【关键词】
  • 《长安三万里》;胜迹;媒介再现;影响的焦虑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除了本身的娱乐消遣功能之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传递作用,具有形塑集体记忆的力量。而就文化本身来说,电影还具有对该文化体系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促进影响。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其票房高达18.24亿元人民币。电影主要围绕诗人高适回忆与李白和杜甫的一生友情而展开,同时展现盛唐时期的灿烂历史文化。但高票房却意外引发了洛阳和西安之间的网络骂战,原因在于洛阳方面认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首次相遇。杜甫早年生活的地点以及“一日三绝”的历史事实均发生在洛阳,然而在电影的呈现里却是长安和扬州,这与历史真实不相符合,也与公众的文学记忆相抵触,更与影视传播影响城市品牌所导致的文旅经济发展担忧心理相作用,因而遭到洛阳方面的不满与反对。主要表现在:一是该片在洛阳进行路演时,有洛阳人打出了“日月同辉,史诗相遇在洛阳”的抗议标语;二是在该片上映一个多月后的8月16日,洛阳市隋唐史学会针对上述所谓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三点内容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三是8月26日,隶属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大象论坛》推出洛阳西安两地之争的主题话题讨论,也是电影所引发的风波所及。可见作为文化名胜古迹的胜迹影视媒介再现与文学记忆之间的争论已得到广泛关注。   一、真实的向度:胜迹媒介再现与文学记忆的冲突表征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短视频平台对传统新闻媒体经营策略   下一篇:“年味儿”的消解与重建:数字化背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3期 总第567期 出版时间 2025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