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视域下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路径剖析
作者:陈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6  点击量:1229次
【摘要】在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显现为一个紧迫且重大的社会议题,观照现实情境,老年人群在网络媒介的应用中,常遭遇由生理、认知以及社会因素所引致的种种挑战,其数字媒介的利用效率对生活幸福感产生了直接影响。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提升,拥有着代际互动传播方面的机遇,但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平台、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一过程不仅紧密关联到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更是关乎社会整体以及家庭单元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
  • 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数字化生存;代际互动传播;数字反哺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至2021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2%,中国已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升至21.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年群体面临诸多挑战,其所面临的数字化生存问题亟待关注,本文基于社会视域与传播语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路径。进一步探索新兴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满足其精神需求。   一、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的困境分析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认知匮乏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视力、听力及抑制能力(即对外界无关干扰、无用信息的过滤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减弱,导致信息接收与处理能力下降。而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我国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也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调查显示,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困扰老年群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层面内容的显示和操作问题,以及心理层面的“触网恐惧”。[1]老年群体对媒介的认知仍局限于传统媒体,未适应网络媒介的双向传播特性。老年群体主要使用网络新媒体维持亲友联系,而非积极参与其中,这限制了他们在网络场域中的发声与形象建构,不利于其数字化生存。因此,老年群体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有待提升。 (二)平台内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情感驱动下短视频新闻的多模态话语   下一篇:新媒体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逻辑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4期 总第568期 出版时间 2025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