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发帖和公共舆论场的相互影响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5
点击量:2419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近年来,“小作文”引起的舆论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小作文”的发声形式,使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有了新的维权渠道,但也多次被公共舆论场的力量所反噬。两方互相影响的态势,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新形式。“小作文”发帖人和公共舆论场的相互影响,其实也反映了网络话语权平权化的形势下弱势群体夺回现实生活中缺失的话语权的要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起到了监督作用。
- 【关键词】
- 小作文;公共舆论场;相互影响
谈起“小作文”引发的舆情,公众并不陌生,从高考替考的苟晶事件,到让吴亦凡退出娱乐圈的“都雨竹事件”,再到去年发生的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小作文”形式的网络发声引起的舆情不胜枚举。从发帖人愤怒或悲伤的长篇陈述里,大众以当事人的第一视角获取了第一手的事件资料。“小作文”热点和公共舆论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小作文”事件又对公共舆论场产生了什么作用?笔者试为解析。
“小作文”如何定义?小作文是近年来网络上兴起的一种长段落文体,多以一方当事人带有感情和细节的长篇叙事,控诉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内容以情感、职场、婚姻问题为主,不局限于民事、刑事范围。发起网络控诉的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往往较弱,只能用曝光的形式让公众形成“网络审判”,让对方“社死”,从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的效果。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小作文”也从文图形式发展为视频、文图多种形式。
为何“小作文”事件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说的是:有效。控诉方以当事人身份在网络上曝光问题,由于内容涉及大量细节,非常容易获取大众信任,在“小作文”热点发展初期经常形成“一面倒”的舆论态势,很快在网络上造成有利于控诉方的形势,短时间内效果显著。其次,“小作文”维权成本低。当事人只需要在网络上发表一篇文字,辅以私人聊天记录等图片即可构成一篇“小作文”。“小作文”图片获取容易,文字内容来源于当事人生活,并不困难
上一篇:“四全媒体”视域下主流媒体参与社
下一篇:涉农媒体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