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略论我国智库的传播力建设
基于我国社会型智库传播力建设的实践及案例
作者:杜文娟 喻晓雯 喻新安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9  点击量:2433次
【摘要】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传播力既是智库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智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升智库传播力是推动高水平智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现结合我国社会型智库传播力建设的实践和案例,对智库传播力建设的现状、意义、经验和差距进行分析,并从增强智库传播意识、畅通决策咨询渠道、实现多渠道优质传播、建立智库与媒体协同传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智库,又称智囊团或思想库,一般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这几个功能,多少都与智库成果传播有关,而“舆论引导”只能靠智库成果的传播来实现。提高传播力,应该是智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一、传播力是衡量智库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   在国内新闻传播理论界,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在2003年最早提出“传播力”的概念,他认为:“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1] 近些年,在我国智库建设的实践中,提高智库成果传播力,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地方和智库的重视。一些部门和权威机构,已经把传播力建设及效果,作为衡量智库或智库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发布的《高校新型智库评估办法》,从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对高校智库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其中,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指标,包括媒体宣传、讲座演讲、高层论坛、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等内容,其分值占总分值的35%。该评估办法已经应用于该省高校品牌智库的评估实践中。按照这个智库评估指标体系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长尾理论视域下地理标志产品跨文化   下一篇:从精准共情到集群式传播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7期 总第571期 出版时间 2025年7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