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电影解说短视频传播特征刍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7
点击量:179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电影解说的权力由原始的官方媒体或者业界意见领袖下放至自媒体创作者,创作者通过对电影画面的解构、叙事的二度创作以及影像“短平快”的拼贴方式使电影传播走向屏幕,并带来文本意义的变化。解说类电影短视频以时空意识的断裂、影像的狂欢,趋向于娱乐化和无深度的平面文化,重塑了电影跨媒介传播的场域。通过挖掘作为新形态的电影跨媒介传播实践,如何还原与误读传统电影艺术的价值内核,进而寻求媒介变革路径中电影交互传播的启示。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互联网平台涌现出一批以电影为本体,以快节奏剪辑外加自媒体创作者解说的短视频,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些混合排列的作品以其碎片化、类型化的拼贴、误读等瓦解了电影的沉浸式体验,重塑了观众观看电影的方式,在拓展电影宣传渠道的同时,也改变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交互关系。
一、叙事的整体解构与片面化重建
(一)情节的碎片化拼贴
电影解说短视频和传统的电影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电影沉浸式的景观、全景式的视听享受带来观众对电影艺术的极致体验的同时,也拉开了电影作为造梦者的精神家园与现实家园的距离。而电影解说短视频则打破了电影观看的场所限制,由荧屏转至手机竖屏,播放灵活简便、试听方便快捷。短视频追求信息传播的短平快,要在有限时间大量输出电影主要信息,情节的碎片化拼贴便成了策略性选择。制作者通常截取电影部分画面,重新组合,再配上作者的解说完成创作。这种创作,消解了电影本体叙事的悬念和情节的铺排,使观众在有限时间里接收到的是在自媒体创作者观念主导下的突出情节的解说,大大缩减甚至粉碎了观众观看电影所形成的多视角不同侧面的感受。如“贤于葛格”解说《坚如磐石》,以影片片段做开头,配以“一次饭局,拉开了序幕,电影所讲的故事,从开场的这段戏就奠定了它的基调,操办这场晚宴的人是本市的首富黎志田,他的身世来历不
上一篇: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下一篇:网络直播的互动传播:基于互动仪式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