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外宣思想的内涵维度与现实启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7
点击量:1574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的逻辑理路,现从两部分展开:首先,通过既有文献和二手资料爬梳,结合我国外宣实践相关史实,从顶层布局、传播视野和传播过程三个层面,系统总结回顾穆青外宣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当前全球传播发展及国际形势现状,分析其外宣思想能够为我国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现实启示。
自2020年以来,疫情蔓延、气候变化、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冲突等全球性“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s),从抽象的预期风险加速转变成相互叠加的现实威胁,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步入“乌卡”(VUCA,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百年变局不断深化,持续形塑国际格局与全球传播生态。一方面,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方案与普惠利好推广至世界舞台,在引领“全球南方”(Global South)信息传播联通的同时,促成伊朗沙特复交,开启“南南对话”与文明对话互鉴新篇章。另一方面,为转嫁矛盾,西方国家禁言封号和“贴标签”等手段系统性打压我国外宣媒体,同时借助其话语权优势鼓吹意识形态偏见,炮制“中国脱钩论”等涉华话语陷阱,持续强化全球社交平台上的“同温层”舆论生态。我国国际传播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遭遇空前挑战,“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在数智媒体环境中有增无减。[1]
在此语境下,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要环节。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要求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中强调的
上一篇:AIGC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下一篇:网络直播内容生态的失衡及矫治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