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文本文学”到“超媒体文学”的演进看网络游戏与文学的互动
以战术竞技游戏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量:1827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从“超文本文学”到“超媒体文学”,信息技术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网络游戏是“超媒体文学”的最典型代表,基于新玩法、新技术的战术竞技游戏高度体现了超媒体文学的特征,其“安全圈”机制把网络游戏规则与文学作品的剧情多元性、欣赏参与性及冲突理论相结合并平衡,强化了文学欣赏的能动再创造,帮助更好地实现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超媒体文学”的提出,不仅能为文学理论提供创新研究,也能指引网络游戏发展,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
科技发展让“科技+文化”的应用不断创新迭代,也不断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超文本文学”概念的提出,为信息技术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但已不足以概括网络游戏与文学之间的新研究。当下,以战术竞技游戏为代表,需要以“超文本文学”为始,引入“超媒体文学”这一新概念来重新思考信息技术与文学的关系。战术竞技游戏的“安全圈”机制把游戏规则与文学作品的剧情多元性及冲突理论相结合,为研究信息技术与文学的结合提供了绝佳案例。
一、从“超文本文学”到“超媒体文学”,信息技术与文学的结合不断为受众带来新体验
以“超文本文学”的出现为代表,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的文学作品形式突破了以往诗歌、小说、散文和美术作品等的单向线性特征,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而网络游戏的发展,以更复杂的形式将信息技术与文学相结合,需要在“超文本文学”的基础上,引入“超媒体文学”的概念来展开研究。
(一)“超文本文学”理论为研究网络游戏提供了新思路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活动是艺术性思想、情感通过一定媒介表达出来感染受众的过程。[1]那么,当媒介发生质变,艺术表达也会相应发生变革。按马克·波斯特的媒介发展阶段理论[2],文学作品可划分为口头表达、印刷书写表达和电子媒介表达三个阶段。在口头表达阶段,文学交流可即时进行、回应和
上一篇:短视频平台中新农人的身份建构
下一篇:从形象重塑到身份认同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