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黄河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演进考察
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量:1810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期刊文献为数据语料,借助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我国黄河文化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发现:(1)国内黄河文化研究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发展特征;(2)长期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学者较少,且学者、机构合作交流不足;(3)刊文质量与期刊级别有待提升;(4)共现频率及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等成为研究热点;(5)研究前沿领域随时间推移而呈阶梯式的演进脉络,“文旅融合”“传承弘扬”“黄河故事”等领域将成为研究前沿。未来黄河文化高质量研究要在搭建高层次研究平台、推进黄河文化“三进”活动、建立长效支持机制和改革研究范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与灵魂[1]。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国内学界对黄河文化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①。70年来,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多,研究主题与内容不断拓展深化。但文献梳理发现,当前学界对黄河文化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既有研究多为个案共时研究,历时展望研究相对较少;现有文献多是关注近20年的黄河文化研究繁荣期,而对于萌芽探索期的黄河文化研究考察较少;综述研究中语料的检索条件过于苛刻,语料收集代表性欠佳。本文避开传统归纳定性式的文献综述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河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统计与数据分析,揭示黄河文化研究的网络特征,探究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变化特征,全面考察国内学界研究黄河文化的客观状况,以期为黄河文化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一、研究语料
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本研究的语料来源。基于语料收集的广度与精度,经过前期多次试检索与分析,最终确定如下检索方式与操作步骤。首先,在中国知网官网“期刊”界面的“高级检索”模式下,设“篇名=‘黄河’并含‘文化’”或者“篇名=黄河文化
上一篇:“苦难中开花”:黄河文化形象的媒
下一篇:环境传播视域下碳中和议题的多元主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