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周边传播探赜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量:170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与核心内容。讲好黄河文化和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搞好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对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传播中华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周边传播理论为分析框架,对黄河文化的内涵底蕴、传播模式和传播空间以及路径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孕育的摇篮。那么,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的生成密码是什么?黄河文化经历了怎样的传播历程?网络时代的黄河文化如何再现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运用周边传播理论,从自然黄河、文化黄河、媒介黄河和精神黄河四个层次,讨论并力求回答上述问题。
一、黄河文化的丰厚内涵与价值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含有信息和能量,其运动和流播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还有价值的传播与实现。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黄河不仅仅是一条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文化之河,还是一条媒介之河。系统研究,深入挖掘,黄河不仅能为先民带来诸多便利,更能为今人带来无限价值。
(一)“自然黄河”的丰厚内涵与价值
千百年来,黄河在大西北高山峡谷和苍茫的黄土地上千回百转,奔流不息,创造了数不清的自然景观。如黄河龙羊峡、黄河九曲第一湾、黄河石林、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老牛湾、乾坤湾、壶口瀑布、小浪底水库、黄河入海口等,无不赏心悦目。一路奔腾的黄河腾云化雨,削锋为砾,每年将10多亿吨的沉积物输入大海。[1]入海的沉积物或者填海造陆,形成或者扩大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或者成为海底的土壤,继续养育无数的海洋生物。数千年来,黄河流经的黄土地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为东方农耕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创
上一篇:政治人格化传播自反性危机产生的原
下一篇:“苦难中开花”:黄河文化形象的媒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