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涵养与情感动员:主题出版构建主流价值观认同的机制与策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量:1807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主题出版作为一种承载重要社会功能的媒介形式有着强连接、深卷入的特点,由此入手从认知涵养和情感动员的角度分析主题出版构建价值观认同的功能要件。具体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多维精神交往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规约、多向度叙事强化国家与个体意义的联结、多重表现形式引导正向情感的凝聚来加强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运用互动仪式策略、建构好社会重要议题的情感表达路径和话语体系,做好共情传播等是主题出版提供认知依循,调动正向情感进行主流价值观认同构建的有效策略。
主题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的显著特点和基本出版制度之一,肩负着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强化思想引领,树立国家形象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1]所谓“认同”,即“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2]价值观认同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的支持与共享。主题出版作为一种出版理念和出版活动与认同机制本身具备天然的耦合性。与此同时,主题出版研究在经历了概念沿革、内容建设、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探索后,有必要对其从理论层面作为媒介本身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实现逻辑进行深入分析。而其在价值认同方面的构建机制研究便是从根本上找到主题出版的核心功能和发展动力的一个切入点。
一、主题出版构建价值观认同的功能要件
主题出版之所以能够实现价值认同的建构功能,直接原因是因为其承载的核心内容以及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根源于阅读的过程是对认知和情感的双调动。出版物的社会动员能力极强,主题出版在结合了移动互联技术进行传播渠道拓展的同时,相较于一般的新媒介仍然保持着强连接、深卷入的核心特征。
(一)认知涵养
主题出版着重集合了整个社会关于人民利益认同、国家制度认同、社会价值观念认同等核心知识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由专业出版机构执行的知识筛选和封装过程,对于认知的建构起到奠基石的作用。“知识天
上一篇:中国特色新闻学创新路径研究
下一篇:著作权法与艺术学二维视角下的二创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