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变化视野下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创新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量:1476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传媒行业的发展与调整,新媒介技术形态下,新闻报道呈现出多边界融合状态。综观近几年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新闻生产上,实现了技术指导下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新闻媒体能迅速地、全方位地、联动式地产出报道。内容呈现上,媒体能依据并适应各媒介技术的逻辑和特性,实现多元化软性叙事策略,提高新闻报道的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移动可供性。承载符号上,多种可视化的表达使“两会”议题、热点话题的传播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全景化,使新闻内容更易被受众理解与接受。
媒介形态变化不仅涵盖信息传递载体、渠道、中介或技术手段的更迭,还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媒介融合进程中,媒介形态深刻变革,主流媒体作为新闻行业的“领头军”,在重大主题报道的信息生产方式上、内容加工形式上、互动呈现样态上等有着创新性的引领作用。
一、技术逻辑下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
媒介形态变化背后映射的是媒介技术的深度革新,每一种技术都有与其相适配的物质装置、技艺以及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媒介深度互融中的技术变迁,改变的不仅是媒介形态,还促进了与之相应的媒介操作技艺与知识的变更。新媒介形态下重大主题的报道,在生产源头上实现了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缩短了生产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与业务边界,同时有着明显的人机协同、人机交互特征。
(一)生产源头的快速化
全国“两会”期间诸多重要议题被广泛讨论,与社会变迁、民众生活、机制变革、国家建设等相关的各类社会信息激增且快速传播,人们对此关注度极高。主流媒体对这一过程的迅速应变以及快速阐释与传播就显得极为重要。当下,媒介形态的显著变化,提高了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在生产上的快速化,其中以现场直播这一形式最为突出。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所属的多个频道都对会议进程进行了现场直播
上一篇: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
下一篇:讲好新时代工匠故事的创新路径与价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