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数字作品的网络传播与著作权侵权风险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量:1455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非同质化代币(NFT)既是一种数字化技术,也是数字作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进行交易的新途径,并形成一种新兴业态。基于NFT的数字作品创作与流通不仅丰富了数字作品交易生态,也对现有著作权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基于不同情形识别NFT作品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促进NFT的技术应用和数字作品的交易流通。
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Token,NFT)是区块链技术的里程碑式应用,其促进了数字作品的传播、交易和互操作。2022年以来,基于NFT的数字作品交易异常火爆。Nonfungible.com统计的230种NFT交易数据显示,全球230种NFT的市场交易总量达到16910644件。交易总额为13279705364.27美元,活跃钱包达到1321955个。?譹?訛一些早期的投资者通过出售NFT数字作品获得上千倍的回报,但在此过程中也伴生了一些著作权交易纠纷和侵权纠纷。以往的研究指出,NFT数字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以下数字版权的风险:(1)原创性争议。在NFT市场,部分发布的作品可能涉嫌抄袭或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一些艺术家发现自己未授权的作品被转化为NFT出售,这直接触及著作权的侵权问题。(2)版权归属问题。NFT的购买者可能误认为他们购买的是作品的全部权利,而实际上他们获得的是某种“所有权”,并不包括复制、分发、公开展示等版权法上的独占权利。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版权的无意识侵犯。(3)法律责任不明。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和跨国性,当发生著作权争议时,追溯责任主体、适用法律以及执行司法裁决变得复杂和困难。为此,在现行法律对NFT数字作品的性质、权属和侵权判断标准尚未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基于NFT数字作品的网络传播现状分析不同交易情形可能产生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对于规范和促进
上一篇:数据入表:传媒业发展新机遇与数字
下一篇: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