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无价与版权“无价”
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的现实困境与治理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13
点击量:130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侵权现象普遍存在,手段花样翻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AIGC给新闻业创造无限可能的同时,也给新闻数字版权带来新的思考。目前,我国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也有先进的版权保护技术和数字交易系统,政策、技术都不再是版权保护的“拦路虎”。新闻无价,新闻版权能交易,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媒体以数字版权作为主要收入。因此,基于相关媒体的实践案例及版权交易数据,探究思考无价新闻却版权“无价”背后的原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媒体融合、转型升级以及移动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新闻资讯的繁荣,移动传播发展势头强劲,随之而来的侵权现象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侵权问题日益繁杂。无论学界还是业界都纷纷聚焦新闻数字版权侵权困扰以及维权保护问题,较少有基于新闻版权维权、版权交易实践探究新闻版权“价值”本身。本文则从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现状,探究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有价值无价格的原因。
一、新闻资讯类数字版权现状:有价值无价格
(一)法律体系完整,但维权动力不足
对已有的关于“新闻版权”“新闻数字版权”等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回顾,在筛选梳理中发现,我国已有具体而详实的关于新闻版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立法保护强度逐年增强,新闻版权的法律保护环境持续向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家版权局也高度重视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工作,一系列利好政策纷纷出台,也趋于更加完善。在2023年第七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也再次提到中国特色版权治理体系日益完备,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版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1]虽然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对新闻版权进行保护,对侵权行为进行约束,但当新闻资讯被侵权时,媒体维权的积极性并不高。
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侵权成本变低,网站、“两微一端”等各
上一篇:中原六日新闻行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法治传播的问题与路径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