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主播在传统广播媒体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16
点击量:2421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人工智能主播在传统广播媒体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三人即可办电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使用人工智能主播可以提高节目生产速度,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真正实现广播电台24小时有“人”值守,这给广播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通过现阶段人工智能主播在传统广播媒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优劣势分析对比,并对融媒体背景下人工智能主播的发展进行讨论。
传统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媒介生态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着融媒体方向不断前行。人工智能主播的加入,使得传统广播媒体在实现内容和传播方式改变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人工智能主播在传统广播媒体中的优势
(一)生产内容精准化
广播是纯声音媒体,对于播出的声音品质和内容要求十分严苛。以音乐节目为例,现有的人工智能主播,通过声音采集、模拟人肺的气口及频点、报时、串词的合成,使用声波转换等技术,实现对采集的声音进行二度创作,再经过深度神经网络,保证人工智能主播的声音品质达到播出级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用上万种方式来介绍不同的歌曲和作品,对节目内容排列组合,打散重构,精准播出,这是一次内容改革上的巨大创新。此外,随着人工智能主播的数据训练和技术提升,只要广播编辑输入的节目内容稿件无误,人工智能主播即可在不同类型的节目内容播报上实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大大降低了人工因个体差异、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所导致的失误。
(二)节目播出持久化
人工智能主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播出。传统广播媒体以往主打的24小时连续播出的概念,实际上在后半夜和凌晨时段是以歌曲填充、节目重播等方式来实现的,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播出方式,可以在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研
下一篇:建设性新闻视角下帮办类民生新闻的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