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图像传播的新媒体技术价值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5
点击量:211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图像作为一套符码体系而形成的表意系统,需要借助媒介来实现审美表征。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渠道,并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与阅读习惯。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赋予手机图像生产传播的意义,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深层内容的表意功能。手机图像因其符号式的直观表达作用于人对世界的感性观照,人的理性感知退居技术之后,审美方式也悄然发生改变。
在视觉化传播时代,当前正经历着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1]这一视觉转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媒体技术的转变。从绘画、摄影、报纸到电视、电脑、手机,图像载体的变化作用于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视觉经验被新媒体技术置于日常实践的中心地位。“‘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2],而手机是典型的具有互动性的融合媒体,是新媒体技术下的产物。随着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受众增多,以手机为主的数字化媒体转型构建了全新的图像传播语境,并赋予图像在公共场域话语表达与意义生成的机会,也能够让大众自主、自由、自觉地“说话”。这体现了技术与主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即“技术对人的需要、发展的肯定或否定的性质、程度,并在技术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展现开来”[3]的技术价值。因此,探索手机图像传播背后的技术逻辑与技术价值,对加强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技术推动图像传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率、低延时的移动网络技术为手机图像传播创造了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为满足图像内容社交化生产与消费的需要,图像传播在技术选择和适应上也开始出现交互性特征。在手机平台上,新媒体技术将图像统一以数据的方式传输,在此基础上,“图像传播在技术上还呈现出一
上一篇: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
下一篇:数字社会背景下媒介救助与公益实践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